为什么天龙八部不走内外功?

《天龙八部》游戏从内外功玩法逐渐转向属性攻击玩法,主要有以下原因:

游戏机制方面

  • 减抗系统的引入:2008 年《功夫之王》资料片推出了减抗宝石,在此之前怪物自带 60 抗性,没有减抗的情况下属性攻击很难打出伤害,玩家只能依赖内外功。减抗系统上线后,属性攻击的伤害得以大幅提升,成为玩家提升输出的重要途径,逐渐使属性攻击玩法取代了内外功玩法。
  • 防御机制变化:游戏后续的更新使得怪物和玩家的内外防数值不断提高,内外功攻击的伤害被大量抵消,输出效果大打折扣。而属性攻击无视防御,只要降低对方的抗性,就能稳定地打出伤害,在这种情况下,属性攻击的优势就凸显出来。

伤害计算方面

  • 伤害系数调整:游戏在更新过程中调整了属性攻击和内外功的伤害系数,使属性攻击的伤害加成比例逐渐高于内外功攻击。例如,可能 1 点火属性攻击能带来 8 点甚至更高的伤害加成,而增加 8 点外功攻击带来的伤害提升远低于 1 点火属性攻击。
  • 属性攻击叠加效果:玩家可以通过装备、宝石、技能等多种方式叠加属性攻击,并且随着叠加数量的增加,伤害提升非常明显。内外功攻击虽然也能提升,但提升的幅度和速度相对较慢,难以与属性攻击的叠加效果相抗衡。

装备与宝石系统方面

  • 手工装备兴起:手工装备的大量出现改变了游戏的装备格局。手工装备可以提供大量的属性攻击加成,以及其他诸如体力、身法等重要属性,相比之下,传统的以内外功为主的套装逐渐被淘汰。玩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属性和战斗力,纷纷选择手工装备,进而推动了属性攻击玩法的发展。
  • 宝石选择倾向:宝石系统中属性攻击宝石的性价比逐渐提高。高等级的属性攻击宝石能够带来可观的属性加成,而且在减抗的配合下,伤害输出十分显著。而内外功宝石在面对高防御的目标时,效果越来越不明显,玩家自然更倾向于选择属性攻击宝石。

职业平衡与玩法多样性方面

  • 职业特色强化: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属性攻击特色,走属性攻击路线可以更好地突出门派特色,使各门派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,有利于职业平衡。比如明教的火属性攻击、天山的冰属性攻击等,玩家可以根据门派特点来打造属性攻击,发挥门派的最大优势。
  • 丰富玩法策略:属性攻击玩法的引入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性和玩法多样性。玩家需要考虑属性的选择、减抗的搭配、抗性的应对等多种因素,不再仅仅依赖内外功的数值比拼。例如,玩家可以针对不同的副本和对手,调整自己的属性攻击和减抗装备,制定不同的战斗策略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